励志电台文章推荐3篇
- 励志电台文章推荐3篇推荐度:
- 相关推荐
-

2023年6月18日发(作者:春节音乐)
励志电台文章推荐3篇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和励志文章激励我们,一起来看看
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励志电台文章推荐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
助。
励志电台文章推荐:三十岁了,那又怎么样?
第一次见到苏婉的时候,她正准备去一家广告公司入职。
苏婉大学毕业以后就去了一家大型国企,地处偏远的开发区,几
乎与世隔绝。她的职位虽然是文员,每天进了办公室也要穿上灰蓝的
制服。她谈过两次乏善可陈的恋爱,最后都不了了之。周围的同事大
多成家立业,每天的谈资不是育儿经,就是给她介绍对象。
快到三十岁的时候,苏婉终于下定决心离开那个枯燥无趣的地方。
她带上全部积蓄,来到了上海。三十,这是一个让许多人都恐惧不已
的一个数字。三十岁意味着青春的彻底结束,人生逐渐稳定,开始丧
失许多可能性。而苏婉却把这当作一个开始。
广告这行是典型的吃人不吐骨头,“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
用”。看着苏婉一身纤纤弱骨,我好意劝说:“进这行老得很快的,
女孩子要慎重考虑啊。”
苏婉回答得很坚定:“可我就是喜欢这种创意的工作啊。有挑战,
有乐趣。”
不知是不是受到时尚电影的蛊惑,许多年轻人都以为广告这一行
光鲜亮丽,充满了刺激的商战和帅哥美女。实际上,广告公司里最常
见的是胡子拉碴的小伙子,T恤和人字拖。
我见过很多人挤破脑袋要进广告圈,最后又满身疲惫地爬出来。
丝绒般的梦想碰到刀子般的现实,注定会被撕扯得破碎。许多人因此
半途放弃,折羽而归。我想,苏婉或许也会如此。
初到上海,她便向各个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投简历。履历写得诚
恳,却未必有人细读。面试的时候,他们劈头便问:
“你这个大学在哪儿啊?怎么没有听说过呢?毕业后在工厂待了五
年,做的是资料整理……对我们来说,这份履历表还不如一张白纸。”
“现在的广告业竞争很激烈,公司里都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
很少有人你这个岁数的新人。所以……”
好在这些年来,苏婉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她的文章为她获得了不
少面试机会。
最后,终于有一个HR肯松口:“苏小姐,我们公司对文案的要求
还是比较高的,没有相关经验,肯定无法胜任。不过,以你的年纪,
做实习生恐怕也不太合适吧?”
苏婉把握机会,直白地说:“我可以从实习生做起。我不在乎职
位、薪水,只想能进入贵公司学习做广告。”
那位HR显然也是阅尽世人,并没有被她的热血所打动,而是提出
了一个实际的妥协办法:“那好吧。我只能给你保证工资不低于上海
市最低工资标准。三个月后,如果你做得好再转正。”
就这样,苏婉拿到了她在上海的第一份offer,工资连交房租也不
够用。
公司不大,二十多个人,其中有一半是才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
这样的小公司,在上海不计其数。苏婉被分配给一个资深文案打下手。
公司里论资排辈,出于敬重,她称对方为“张姐”。其实张姐比她还
要小一岁。
苏婉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期,她制定了一个计划表贴在墙上,安
排好每天的行程和学习任务。一天结束的时候,她还要为当天的完成
进度打分,进行自我检讨。
苏婉接触到的第一个项目是个房地产。刚入职那几个月,苏婉不
是全公司最重要的人物,却是最忙的那一个。她每天到处搜集资料,
分析全城同类型的广告案,去工程地考察情况,和客户进行沟通,从
三个不同的角度为一个项目想五十句广告词,把各种各样的数据和文
字做成表格,做成PPT……
当她被一堆资料压得透不过气的时候,还有稚嫩的前辈向她卖萌:
“姐,我晚上有约会,帮我做个表格呗。他们都说你是excel高手,一
定很快就能搞定!”
这些有理无理的要求,苏婉都欣然接纳。
苏婉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深夜。霓虹闪烁,远远近
近,衬得这座城更加广阔,似乎隔山隔水,万里迢迢。她猛地一呼吸,
露气湿润,夹杂着不知名花草的香气。她喜欢这座城市,大到无需隐
姓埋名,也能毫不畏惧地做自己,肆无忌惮地做白日梦。
张姐对苏婉有些严苛,却待她不薄。项目结束的时候,主动对老
板说:“苏婉挺适合做文案的,很有灵气,一点就通。不用我带了。”
就这样,苏婉正式成为一个广告文案。
有一段时间,全公司没日没夜的加班,却没有奖金可拿,同事们
怨声连连,你推我让,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和老板谈谈。
苏婉默默地走出了格子间,敲响了老板办公室的门。她据理力争,
说明同事们的努力和不易。老板居然被她说服,不仅给同事们补了奖
金,并且主动要给她升职加薪。
老板认为她够果断,有说服力,微笑地说:“刚好最近行政位置
空缺,你去做行政吧,工资上调三分之一。”
面对如此诱惑,苏婉却立刻拒绝了。她对自己的目标很坚定,来
上海就是为了做一个厉害的文案。要是转去行政部门,跟从前还有什
么两样?
没过几个月,苏婉跳槽了。
我十分惊讶:“你不是才涨了薪水么,为何要辞职?”
她用吸管戳着玻璃杯子里的柠檬,百无聊赖地说:“老板太固执,
只肯接同类型的项目。他是赚得满钵了,可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啊。”
就这样,苏婉在三年时间里换了四家公司,每次都是因为公司无
法满足她的求知欲了。初至上海,她是荒海求生,抓到一根浮木便立
即抱住不放。如今她已经练成一身本领,游刃有余,可以从容地选择
登上哪个岛屿了。
换工作这件事,好像磨砺出了她的锋刃。苏婉已然不再是从前那
个沉默寡言的女孩了。她变得果敢,强势,像一个随时待命的女战士。
我问她:“究竟是什么会让一个人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说:“大概越过了小心翼翼的防线,就会变得大胆,不再如履
薄冰了吧。”
在能力不断上升的同时,她的野心也在与日俱增。有一天,苏婉
正式对我说:“我要给4A公司投简历。”
然而,摆在她面前的依旧是种种不切实际。没有一流大学的文凭,
年龄上也毫无优势,甚至连英文水平也是一片白纸,走在街上和老外
说句话也磕磕绊绊,吐不成句。不过我知道,当她宣布要去做一件事
情的时候,一定已经做好了一半的准备。
果然,苏婉两个月前就已经参加英语补习班,还请了个一对一的
英文教练帮忙练习口语。
有人给她泼冷水:“学语言要趁早,你现在太迟了,连单词都记
不住。”
苏婉伶牙俐齿地反驳道:“那又如何?三年多以前,我站在人群里
连中文都不敢说呢。现在不也可以了?”
那人被噎得哑口无言。在这种执行力超强的行动者面前,所有质
疑都是徒劳,所有玩笑都显得刻薄。
半年多以后,苏婉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一家著名4A公司的
offer。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目标明确的人会比别人走得更快。他
们是一心一意在自己的星系里运行的星星,只顾发光发亮,永远不会
偏离自己的轨道。
美国人常说,“Forty is new thirty。”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
四十岁依旧年轻,一样充满了活力和各种可能性。而在中国,人们对
年龄依旧忌讳颇深。一旦步入三十岁的界限,便如临大敌。这本身何
尝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我们这一代人太擅长怀旧,十几岁时开始呻吟衰老,二十出头便
自诩沧桑,早就养成了一副少年老成的派头。进入社会以后,被上司、
工作、客户逐渐磨掉了所有脾性,因此更觉得丧气。
仔细一想,那些笼罩在年龄上的阴影不正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吗?
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的路线。决定你能够走多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
你的努力程度。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只要你还有心情对着糟糕的生活
挥拳宣战,都不算太晚。
文/薜萝衣
励志电台文章推荐:你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十几岁的时候,谁没想过未来呢?
中学时,我特别爱好文学,崇拜作家,看各种文学杂志。我看到
林斤澜回忆汪曾祺时说,“动动手指就来钱”。那时物价低,汪老随
便一笔稿费,就足够大伙去味道不错的馆子撮一顿。
得,那一刻,我心中顿时升腾起了作家梦。我的作家梦一点也不
神圣崇高,完全基于这么一个朴素的想法——写写就有稿费,可以吃
好的,也不用风吹日晒雨打。我开始琢磨起投稿,很快,在武汉的一
份小报纸上发表了一首诗歌。
回家后我才发现,报社寄给我的样报,被我妈拿去擦桌子了。她
以为是垃圾广告。我哭笑不得。好在信封还在,里面还有一张纸,上
面解释说,副刊为读者园地,没有稿费。
好吧,我就不生我妈的气了。虽然没有钱,但总算发表处女作了,
增加了几分信心。整个高中生涯,我都在文史哲科目上用功,成绩基
本上年级第一。数学凑合,英语垫底。
高考后填志愿,我选中文,我爹一口否决:“读什么中文系呀,
将来不好找工作。”
“那选什么专业?”我不乐意了,中文在我心里是神圣的专业,是
通往作家之路。
我爹笑着说:“法律好,是现在的大热门。再说到了大学,课外
时间还是可以弄你的文学。”
我就这样随波逐流去念法律系了。然后我发现,读法律也是可以
发表文章的,大二时投给《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的几篇法律文
章,一两个星期后就发表了。样报和稿费寄到系里,收到时我高兴坏
了,好几百呢。
我去校外餐馆把炸鸡腿、水煮肉片、酸菜鱼和雪碧、可乐点齐了,
请上要好的同学一起大吃。这导致此后只要看见我的名字出现在报刊
上,他们就主动出现在我面前约饭。
我爹没骗我,大学是自由的,学法律不耽误文学。参加学校的诗
社,拿了个省共青团的诗赛特等奖;在杂志上发表散文、小说,稿费也
不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动动手指就来
钱的日子,没毕业就买了电脑,提前迈向经济独立。
2002年的年底,离毕业还有半年,我提前去了一个心理学刊物求
职。老总招聘时直接要了我,理由也很搞笑,法律专业理性,你又能
写感性的文字,招你很划算。
那时我已经不偏执了。法律也好,心理学也罢,不管什么专业、
职业,消化了,不妨碍文学创作,还有益处。
这个经验,对我的三观改变很大。你说是感性好还是理性好?你说
了不管用。对于他人来说,你能兼顾最好,因为性价比最高。
每当我看到突然就辞职去旅行、突然换一种生活的故事,心里都
不以为然。因为这样的故事只讲了一半,不完整。
人生如逆旅,很多人在某一刻,会涌起一种逃跑的冲动。那一刻,
你不想上班、不想结婚、不想愁苦、不想成功、不想拼搏、不想努力、
不理睬社会、不关心人类、不要求鲜花赞美、不在乎诋毁,只想放弃
一切,听从自己的心,说走就走,奋不顾身。
谁不想做自己呢?可是做自己,也是一件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事。社
会没有义务惯着你、养活你,哪怕你文艺得飞上天,你总有回到地面
上吃喝拉撒的时候。
所以我特别喜欢李宗盛的演唱会主题“感性与理性”。为了获得
靠谱的自由,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用了8年的时间来做准备。
我开始买房,开始储蓄。我从一个对经济、对理财一窍不通的人,
渐渐变成一个略有了解的人。从拿到转正工资后的第二年开始,我就
每个月按时零存整取。
我在各种媒体上,看各种关于房子的研究和争吵。可是,他们吵
他们的,我想要有一套可以自己做主的房子。当你拥有了,你就不必
再去浪费心力为这个东西烦恼了。
2005年,我在自己23岁时买房了。既然我有住所了,只需要按
时还贷就可以了,为什么不换工作呢?我已经对当时的那份工作厌倦了。
我的一个作家朋友很反对买房,她觉得完全可以一直租房。后来
她被房东驱赶,一气之下决定买房时,房价已经变成了天价,真的成
为巨大的负担。她很不开心。
我一点都没有幸灾乐祸,也没有那种“看吧,当时不听我劝告”
的想法。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是选择了为之付出的代价。遗憾的
是,她原来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豁达,可以承受改变规划的压力。
其实,人生肯定充满了意料之外的事,世界上也没有什么完美计
划,但是最起码,我可以做好自己该做的准备。
我问自己: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好
像一下子无法具体形容。但是,我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来勾勒那种生
活的轮廓。对,我很清楚,我不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不想朝九晚五,不想每天都花两个小时以上,堵在这个城市的
马路上。我不想工作日起来的第一个念头是不要上班迟到被扣钱。
我不想坐吃山空,花光了这个月的,就没钱用了。如果生病了,
都没保障。
我不想完全为了稿费,去写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虽然多多少少要
写一些交差的文章,但大多数时候,我想写让自己高兴、舒服的文字。
我不想出去玩还要缩手缩脚,太精打细算,以至于到了目的地以
后,没有真正的惊喜可言。
2007年的时候,我辞职了。
当我有了人生第一个20万的时候,我就在想,假如我完全不工作
了,能不能不依赖他人,完全靠自己吃饭呢?显然20万完全不算什么。
我又想要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东西,又不愁温饱,怎么办呢?
我心想,这附近都是大学,再不济,把房子租出去,七八百块钱的租
金可以有吧?我又不是那么贪心的人。我只想比银行利息多点,把它当
一个母鸡,一个月生一个蛋,可以长久吃下去。
2008年的时候,我又开始看房了,下手买了一套小公寓,用来收
租。
那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一年。在售楼部,我缴纳了全额房款。
那个销售主管偷偷跟我说:“你胆子可真大啊,现在都没几个人还敢
买房了。”可是别人敢不敢,跟我有什么关系?我确信,吻合我的人生
之路就好。
我给自己买社保医保。我在比较宅的日子里,一年中,大半的时
间自由散漫,还有一小半,会和圈内朋友约个饭局,了解下当下的行
业情况,跟上风气潮流。
2010年的时候,我开始收租了。一个背包,一个人,天南地北地
独自跋涉。我不必跟父母交代什么,因为我完全养得起自己,而且照
样在沿途写稿赚钱。我给了他们安全感,他们就给我自由。
2011年的时候,我又去了一趟厦门,在大家都很想去的那个岛屿
上,轻轻松松、认认真真地玩。
我想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梦想可以照进现实,因为我心甘情愿
地付出了代价,然后收获。
到今天,我并没有像那些特别有钱的人那样,物质特别丰盈。不
过,我知道我的那些享受了父母福荫的朋友,动不动就念叨被插手人
生。当然啦,得到了上一辈的好处,总得听他们的话。你的自我和自
由,必然大打折扣。
我情愿自己年轻时过得累一点,心安理得过自己的人生。
这就是人生的真相。你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前提是,你真
心为自己去活。
文|沈嘉柯
励志电台文章推荐:人生中的三角形定理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将来会很吊,肯定能在而立之年做到公司
经理、创业老板、高职官员,有房子、又车子、有漂亮媳妇儿。可慢
慢的,我发现,现实生活并不是这样子的,等到你二十五岁,三十岁,
四十岁,依然一事无成,一无所有。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但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实现
和到达?为什么我们每天都看似忙忙碌碌,却又终日碌碌无为,我想用
三角形定理来解释一下这一现象。
假设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在A点,我们需要到达的目标在C点,
而恰恰在B点,有着数不清的诱惑,它可以是游戏、爱情、电影、肥
皂剧、起床气等等,它们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阻碍着我们直
接从A点走向C点,阻碍着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什么世界上只有
百分之二十的人能够成功,因为大多数人经不住诱惑,从A点走向B
点,尽管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其实在C点。
就拿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来说,因为想要搞明白几个专
业知识点,我周末早早的来到了图书馆(“多么勤奋啊”),在我查找专
业书的时候,我看到了一本关于心理的读物,顿时来了兴趣,翻开试
读两页后,觉得还不错,于是乎爱不释手,坐下来一看就是一天,等
到晚上离开图书馆时,才想起,才醒悟,自己那几个知识点还是没掌
握。
这种能够经得住B点诱惑,直接向C点奔跑的品质也可以被叫做
“执行力”,生活中太多的B时间打乱我们的计划,中午吃饭的时候
饭友跟我讲下午要读两篇文献并作出笔记,我只能“呵呵”,因为下
午本科舍友约他打游戏,饭友一打就是一下午,吃晚饭的时候我问他,
文献看完了么,他“呵呵”了。
本来想晚上好好的听一节课,却跟同学微信了一晚,本来想顺顺
利利毕业找份好工作,却谈了场恋爱亲亲我我,最后挂了好几门课;本
来想安安静静看看书学习知识,却妥协给德玛西亚,耗费了一天有一
天的美好时光,我们有太多的本来想,却最终被B点打败,事后我们
自责,惭愧,却还是本性难移,在遇到这种事情时,还是走向B点。
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有人会说,直接从A点走到C点会不会很没意思,
我想说,A-C的道路上并不平坦,布满荆棘,而A-B、B-C的道路上
却很平坦,你经历完B1后还会有B2、B3、B4等着你,C点就在眼
前,却又遥遥无期,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按照平均寿命70岁来算,
等我们经历完Bn后,我们已经老了,甚至已经深埋黄土,到那时,我
们只能后悔的安慰自己,这辈子没能抵挡太多的诱惑,虚度了年华与
光阴,一事无成,请老天成全我,让我的梦想下辈子实现吧,是不是
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我们应该时常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安静下来反思我们近期的
状态,是好,是坏。好状态是给自己一点奖励,再接再厉,状态不好
时想想问题出在哪里,及时调整状态,洗洗澡、收拾下床铺、洗掉所
有衣服,擦干净桌子,什么都不想的睡一觉,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满血复活。在迷茫时我喜欢用“3W”方法正确认识自己,Who,我是
谁?What,我将来想要什么?我现在在做什么?How,想要达到自己的目
标,需要做些什么?通过这种方法,我明白我的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的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第三步,How?当我们把达到我们目标需
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出时,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些事情一一完成,而不是
再去做跟清单毫无相关的事情,不再去打游戏,不再去看肥皂剧,不
再去跟同学在扣扣微信说些可有可无的话,不再去时刻抱着手机刷空
间朋友圈微博等等等等。
由ABC三点组成的简单三角形内蕴含着复杂的真理,我把它起名
为“人生中三角形定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有上进心却又处在迷
茫期的朋友们一点帮助,也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严格按照计
划,从A点奔跑到C点,好运好运!
文/文艺小青
以上就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励志电台文章推荐3篇,希
望大家能夠喜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