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简介(余光中的经典翻译)
余光中简介(余光中的经典翻译)
余光中,祖籍福 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 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 ”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籍贯福 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生于 ,先后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 市第五中学(原 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 ”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
扩展资料
余光中生于中国江 京,父亲余超英,母亲孙秀君。但是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曾自言:“大陆(中国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诗人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结婚61年,两人相知相惜,互信互补。作家张晓风曾形容,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护井的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余光中
余光中简 作品余光中的作品有哪些1、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 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2、1947年毕业于 青年会中学,入金陵大学外文系,1949年转厦门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TheUniversityofI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二年。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3、余光 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 ”,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 、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 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 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4、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 2022年11月18日河北新增确诊4例+无症状352例
- 通化天气为什么这样热
- 论文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论文2000字)
- 农家谚语(十句经典农谚)
- 今日头条51活动(今日头条今年有红包活动)
- 大学生政治学习心得
- 关于生命的古代诗词(古代诗词中与花有关的诗句)
- 猫猫大作战(喵星人大战GG修改器)
- 观后感50字(50字观后感15篇)
- 如何让五官越长越精致(女孩越长越好看的预兆)
- 远在他乡的那位姑娘歌名叫什么(远在他乡的人叫什么)
- 英语信函格式(英文信函的基 式)
- 语言表达的五种方法(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
- 所见优秀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 有新意的自我介绍(富有创意的自我介绍)
- 国色天乡旅游攻略(国色天香陆地 园游玩攻略)
- 重阳节古诗配画(重阳节的古诗配画简单好看)
- 美德读后感六年级( 美德读后感200)
- 武媚娘传奇全部歌曲(武媚娘传奇歌曲片头曲)
- 三年级比喻句100个(三年级下册比喻句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