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励志加解释
- 名人名言励志加解释推荐度:
- 相关推荐
-

2023年6月18日发(作者:松江大学城地图)
【 导语】©⽆忧考⽹整理“名⼈名⾔励志加解释”以供⼤家参考,更多励志相关内容,请访问©⽆忧考⽹励志名⾔频道,感谢⼤
家的阅读与⽀持,希望可以帮助到⼤家!
1、君⼦坦荡荡,⼩⼈长戚戚。解释:君⼦⼼胸坦荡故待⼈接物犹如⾏⾛在平坦⼤道上,安祥⽽舒泰;⼩⼈⼼思常为物
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
2、⽟不琢,不成器;⼈不学,不知道。解释:⽟⽯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的⽟器;⼈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3、不积跬步,⽆以⾄千⾥,不积⼩流,⽆以成江海。解释:不把半步、⼀步积累起来,就不能⾛到千⾥远的地⽅,不把
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海。
4、敏⽽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低的⼈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字
作为他的谥号。
5、道听⽽涂说,德之弃也!解释:在路上听到传⾔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6、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任焉,敏则有功,惠则⾜以使⼈。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的拥
护,诚信就能得到别⼈的任⽤,勤敏就会提⾼⼯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
7、学⽽不化,⾮学也。解释: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不能称为学习。
8、⼩不忍,则乱⼤谋。解释:⼩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事。这⾥的⼩事包括⼩忿怒和⼩仁⼩惠两个意思,即妇⼈之
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谋。
9、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解释:学了⼜时常温习和练习,不
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来,不是很令⼈⾼兴的吗?⼈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
吗?
10、学⽽时习之,不亦悦乎?解释: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
感到快乐的事吗?
11、学之⼴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解释: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标。
12、君⼦求诸⼰,⼩⼈求诸⼈。解释:君⼦严格要求⾃⼰,⼩⼈苛刻要求别⼈。
13、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解释: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没有收获。
14、君⼦成⼈之美,不成⼈之恶。解释:君⼦成全别⼈的好事,不去促成别⼈的坏事。
15、少壮不努⼒,⽼⼤徒伤悲。解释:年轻时不努⼒学习,年⽼了只能后悔、叹息。
16、⼦绝四:⽏意,⽏必,⽏固,⽏我。解释:孔⼦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
⼰见之举,没有⾃私之⼼。
17、盛年不重来,⼀⽇难再晨。解释: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1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样,⽇夜不停地流去。
19、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学了新的知识⼜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定会
很快得到提⾼,这样的⼈就可以成为⽼师了。
20、默⽽识之,学⽽不厌,诲⼈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不知道
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1、朽⽊不可雕也。解释:腐烂的⽊头⽆法雕刻。⽐喻⼈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可救药。亦作“朽⽊难雕”。亦
作“朽⽊不雕”。
22、⼠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个真正的有责任的⼈,必
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的责任,所以是重⼤的责任。因为以⽣命的
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遥远的。
23、发愤忘⾷,乐以忘忧,不知⽼之将⾄云尔。解释:⽤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
⽼要到来。
24、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解释:⼏个⼈在⼀起⾛路,其中⼀定有⼈可以当我的⽼
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25、中⼈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解释:孔⼦说:中等资质以上的⼈,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
中等资质以下的⼈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26、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就可以做⽼师了。
27、差之毫厘,谬以千⾥。解释:做任何事情,开始⼀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丝⼀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28、学⽽不厌,诲⼈不倦。解释:努⼒学习却不感到满⾜,教导别⼈不感到厌倦。
29、强中⾃有强中⼿,莫向⼈前满⾃夸。解释:尽管你是⼀个强者,可是⼀定还有⽐你更强的⼈,所以不要在别⼈⾯前
骄傲⾃满,⾃⼰夸耀⾃⼰。
30、知者乐⽔,仁者乐⼭。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解释:聪明⼈喜爱⽔,有仁德者喜爱⼭;聪明⼈活动,
仁德者沉静。聪明⼈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3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之将死,其⾔也善。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是悲哀的;⼈快要死的时候,说
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32、质胜⽂则野,⽂胜质则史。⽂质彬彬,然后君⼦。解释:质朴胜过了⽂饰就会粗野,⽂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
朴和⽂饰⽐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
3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释:懂得它的⼈,不如爱好它的⼈;爱好它的⼈,⼜不如以它为乐的
⼈。
34、⾊厉⽽内荏,譬诸⼩⼈,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解释:外表严厉⽽内⼼虚弱,这类的⼩⼈,就像是挖墙洞的⼩偷。
35、⼰所不欲,勿施于⼈。解释:⾃⼰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
36、⼠志于道,⽽耻恶⾐恶⾷者,未⾜与议也。解释:读书⼈⽴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那就
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37、朝闻道,⼣死可矣。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命不息,学习不⽌。
38、⼈之为学,不可⾃⼩,⼜不可⾃⼤。解释: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前感到⾃卑,也不能因为学到⼀点点知
识⽽骄傲⾃满。
39、⽼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解释:我愿⽼年⼈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得到关怀。
40、过⽽不改,是谓过矣。解释: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41、名不正,则⾔不顺。解释: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42、好学近乎知,⼒⾏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解释: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就接近仁,懂得了是⾮善
恶就是勇的⼀种表现。
43、欲穷千⾥⽬,更上⼀层楼。解释:想看到更远更⼴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
⽐原来更努⼒。
44、见善⽆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解释:见到好的⼈、好的事,⽣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或做坏事,
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样,想要⽴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5、君⼦不以⾔举⼈,不以⼈废⾔。解释:执政者不因⼈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
的话。
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释:懂得学业的⼈不如喜爱学业的⼈,喜爱学业的⼈不如以从事学业为
快乐的⼈。
47、知不⾜者好学,耻下问者⾃满。解释:知道⾃⼰的不⾜并努⼒学习就是聪明的⼈,不好问⼜骄傲⾃满的⼈是可耻
的。
48、⼠志于道,⽽耻恶⾐恶⾷者,未⾜与议也。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不值得与
他讨论真理。
49、⼈⽆远虑,必有近忧。解释:⼀个⼈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5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解释:读书读得多,写起⽂章来就会笔下⽣花,像有神助⼀样。
5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解释:⼈在刚出⽣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
影响,每个⼈的习性就会产⽣差异。
52、见得思义。解释: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53、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解释:学习⽽不思考,⼈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
更加危险。
54、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赶不上。
55、割鸡焉⽤⽜⼑?解释:杀鸡何必⽤宰⽜的⼑呢?
56、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解释:⽤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5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个⼈不可丧失志⽓。意思是三军之勇在⼈,匹夫之
志在⼰。故帅可夺⽽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谓之志矣。
5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的政事。
59、不患莫⼰知,求为可知也。解释:不怕别⼈不知道⾃⼰,只求⾃⼰作出成绩来。
60、读书有三到:谓⼼到,眼到,⼝到。解释:⽤⼼思考,⽤眼仔细看,有⼝多读,三⽅⾯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
书。
61、⾔之⽆⽂,⾏⽽不远。解释:⽂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
古。
6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焉瘦哉?⼈焉瘦哉?解释:了解⼀个⼈,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
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的了解还会不全⾯吗?
63、有朋友⾃远⽅来,不亦乐乎?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从远⽅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64、法语之⾔,能⽆从乎?改之为贵。提⼿与之⾔,能⽆说。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
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兴吗?
65、道听⽽涂说,德之弃也。解释:热衷于传播⼩道消息的⾏为,是对道德的背弃。
66、⼈⽽不学,其犹正墙⾯⽽⽴。解释:⼈如果不学习,就像⾯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7、知⽽好问,然后能才。解释:聪明的⼈还⼀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解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
为。
69、⿊发不知勤学早,⽩⾸⽅悔读书迟。解释: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70、读书百遍,其义⾃见。解释: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书中所讲的意思。
71、君⼦坦荡荡,⼩⼈长戚戚。解释:君⼦⼼胸宽⼴,能够包容别⼈;⼩⼈爱⽄⽄计较,⼼胸狭窄。
72、君⼦欲讷于⾔⽽敏于⾏。解释:君⼦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