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励志征文

时间:2023-06-19admin心灵驿站

-

贫困生励志征文
2023年6月19日发(作者:疯狂动物城 网盘)

The biggest killer of marriage is not an affair or cheating, but a trivial life.整合汇编 简单易用(页眉可删)

贫困生励志征文

贫困生励志征文篇一:贫困是一个宝贵的环境

作为穷人家里的长子,我有幸在小时候就外出干活,因此在

童年时代我就开始明白自己的责任是协助我的父母养家,尽快成

为家里挣钱的人。问题是,我能找到什么活干,而不是我想干什

么活。

我出生时,父亲是苏格兰手艺很好的纺织工。那是蒸汽机未

出现的日子。他拥有4台手工织布机,还雇了几个学徒,他给一

个提供我们原料的商人纺布。

蒸汽机的出现自然使得手工机织业衰退。在我10岁时,第

一个严肃的生活问题降临我家。我的父亲给那商人送去最后一批

货,回到家中,再没有活让他做了。那时,我下定决心,总有一

天,我们要把穷困这只恶狼从家门口轰走。

我们天天在家庭会议上讨论迁居美国这件事。最终我们决定

去投靠匹兹堡的亲戚。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和母亲都觉得这个决定

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牺牲,但是“对两个孩子来说更为有利”。

一到匹兹堡,父亲就进了一家棉纺厂,接着我也去了,成了

一个“线筒男孩”,就这样,我开始为后来的学徒生涯做准备。

我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拿到第一个星期的工资——1.2美元

时的自豪劲儿:这钱给了我,是因为我对社会有了点儿用。我觉

得没有别的事情能使一个少年更快地成长为一个男子汉了,感到

自己是个有用的人,那才叫棒。

后来,我管理很大的账目,有上百万美元经过我的手,可是

以后赚的任何一笔钱给我带来的欢欣,都远比不上那1.2美元带

给我的满足感。那是诚实手工劳动的直接回报。它代表着我一个

星期的艰苦劳动。要不是干活的目的是挣钱帮父母养家,那活真

可以称为奴隶般的劳动。

那时,除星期日外,我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去工厂,直到天

黑下来才让下班,中午只给40分钟的时间休息。这对于一个12

岁的孩子来说,担子真是很重。但是我正年轻,有自己的梦想。

我的内心有一种力量时时激励我:这种情况不会也不可能更不应

该持续下去。有一天,我会登上好位置,而且,我感觉到自己不

再是小男孩,而是一个十足的小男子汉。

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一个做线筒的善良的苏格兰老人把我

带进了他的工厂。但是在这儿有一段时间比在棉纺厂更糟。因为

我既要烧地下室的锅炉,还要看管那台驱动机的小蒸汽机。我要

使锅炉内的水位保持正常,还要看管发动机,责任重大,要是出

点儿差错,整个工厂就会被炸成碎片。那时,我经常在夜间从睡

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坐在床上做调试蒸汽压力表的动作。

但是我从来没有告诉家人这些,我只能让他们知道好的一

面。这是我应该做的事,因为家里每个人都在拼命干活,没有人

会抱怨和放弃。

我那好心的老板不久就解除了我的压力,他需要有人开账

单、记账,他看我能写出小学生水平的字,还会做加法,就叫我

当了他的唯一职员。

大家都知道人们总是把贫困说成一大罪恶,好像觉得谁有

钱,谁富有,谁就会更幸福,更有作为,就能享受更多的生活乐

趣。

但是,穷人简陋的小屋里的生活,比富人豪华宅邸里的生活

更温馨!我总是同情那些有仆人伺候,很大了还有家庭教师的富

人子女,他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因为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

父亲无时无刻都是他的伙伴、导师和榜样,母亲则集护士、老师、

保护者——他所信奉的圣人于一身。这样,比起富人的孩子,他

拥有生活中一笔更大更宝贵的财富,与这些财富相比,其他任何

财富就是微不足道了。

我亲身体验过贫困家庭里的那种温馨、美满和纯真,这样的

家庭无暇为琐事操心,不受他人的嫉妒,不与他人争斗,为了养

家糊口这个共同的目标,家人相互爱护、团结一致。正是因此,

我对富人家的孩子深表同情,而对穷人家的孩子表示祝贺。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穷人的队伍中已经涌现出,而且还会不

断涌现出众多坚强、优秀、依赖自己能力的杰出人才。

如果你愿意看看那些流芳百世之人的名单,你就会发现他们

当中大部分人出生于贫困——这个宝贵的环境中。

贫困生励志征文篇二:贫穷是学习的动力

每个人都需要寻找上进的动力,这种动力可能来自自尊、

强,可能来自感恩,也可能是来自于改变贫穷的愿望。

在山东沂水一中时,我班还有一个学生,在同学眼里行动诡

秘。每天早晨,出完早操,学生都去食堂吃饭,可是这个学生却

急匆匆地就往校园外面走。校园外面是荒郊野外,大家都很纳闷:

他为什么往外面跑?后来,有几个好事的学生跟在后面看,才发

现了秘密所在。

原来这个学生的父亲一年前病故了,剩下他和他母亲相依为

命。他母亲身体不好,而当时农民的负担又比较重,孩子上学也

需要一笔花费,他母亲以一个人的.能力,实在没办法供得起这

个孩子,就边打些零工,边去讨饭。讨到饭后,第二天早晨,就

在我们学校外面的一个石坑附近等着他的孩子。孩子来了之后,

把讨来的饭交给孩子,孩子回来继续上学,母亲继续去讨饭。

对于现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想像的。

但是它又是真实存在的。

我原先也不知道这件事情,后来偶然一次跟其他同学聊天,

同学说起来我才知道。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事。我很感

慨,也力所能及地给他一些接济。高考前,我问这位学生有什么

打算。他说:“我今年打算报考军校。因为军校没有学费。我这

一年多来就靠我妈讨饭供着我,以后我一定不会让我妈再受苦

!

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军校。现在在广州,是一艘战

舰的舰长。

对这位学生而言,改变家里的穷困生活,就是他学习的动力,

高考的动力,一生的动力。我在沂水一中教书期间,有很多学生

都是农村的。我们学校一个月放一次假,按理说,他们回一趟家,

大老远来来回回,应该感到疲劳才对。但每一次放假回来,学生

学习的劲头就会上一个台阶。我问学生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告

诉我说:回家一看穷成这样,父母为给自己凑学费,往往是借钱

借半个村,那种滋味真是不好受,就想着回学校来一定要努力学

习,将来改变这一切!

同学说:平时天天在学校里,和同学们说说笑笑,就忘了这

些,一回家看到父母省吃俭用,心里受到很大冲击,以后要是再

不努力,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人们常讲,现在城市里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往往失去了奋

发向上的动力。其实,贫困必然导致有动力吗?富裕必然导致没

-

贫困生励志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