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时间:2023-06-19admin心灵驿站

-

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2023年6月19日发(作者:免费在线音乐)

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们身残志坚,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故事,

欢迎大家阅读!

1、陈燕——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

陈燕,女,汉族,1973年生,视力残疾,一级钢琴调律师,北京

市人。现北京新乐钢琴调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系中国音乐家协会

钢琴调律分会会员。幼年患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22岁毕业于北京

盲校钢琴调律班。200210月创建北京钢琴调律网,2004年出版

《陈燕:耳边的世界——中国第一位女盲人调律师的自传》,同年12

月被江苏卫视和新浪网评为《感动2004》十大真情人物。

盲人钢琴调律师陈燕的故事有点传奇,但都是真的。3个月大的时

候,因为先天性残疾,陈燕被父母遗弃,是姥姥收养她并抚养成人。

陈燕自小对音乐比较感兴趣,学过很多乐器。自打学调琴开始,

她每天总是十三四个小时泡在钢琴边,仔细摸,用心记。学调律还必

须会修琴,一个盲人手拿锤子钉钉子、刨子刨木头,受伤总是难免的,

学习调律那段时间,她手上就没有一块好肉。

4年学习,陈燕掌握了欧美最先进的钢琴调律技术,但信心满怀的

她马上遭遇了残酷的现实,当时国内的人还无法接受盲人调琴师这个

行业。几经周折,一家大的琴行经理考核后同意录用。但经理为难地

说,这份工作需要上门为客户调琴,你现在的情况挨家上门也太困难。

再说路上车很多,出了交通事故,琴行要负责的。

为了熟悉地形路况,她请家人协助,把图上的地名、车站、胡同

小区等一一抄写成盲文,一一记熟。有一位用户不希望盲人调律,她

到用户家后,凭着眼睛仅存的一点光感,跟用户走到钢琴前,连调带

修干了两个小时,客户试弹后很满意,并说他的两台琴以后都请陈燕

调。这时陈燕告诉他自己是个盲人,对方不好意思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陈燕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与客户见面

时决不告诉自己是盲人,调琴结束后,一定要告诉用户自己是盲人。

她说:“给用户调完音后,我除了教给用户一些保养知识外,还要给

用户弹一首优美的曲子,这时才告诉他,我是一名盲人钢琴调律师,

用户感到非常惊讶。你是盲人,你怎么来的?你调琴的时候,眼睛一直

跟着手动呀!每当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真正在调琴

这个圈子里闯出名气,陈燕靠的是技术。她将8000多个钢琴零件熟记

于心,并能即时发现影响音准的零件,调出准确的音律。到当前,她

已给上万个家庭的钢琴做过调音,足迹遍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为了协助更多的钢琴用户,陈燕开通了全国第一条钢琴公益热线,

每天晚上7点到10点,她都会守候在电话机旁。在钢琴调律的路上,

她理想就是让全国的人都知道,盲人完全能够从事钢琴调律工作。

陈燕不但拥有娴熟的调琴专业技术,她还创造了很多盲人第一的

奇迹: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中国盲人中第一个写自传的,

第一个会骑独轮车、游泳、骑自行车、开卡丁车、滑旱冰、练跆拳道

的盲人等等。陈燕说,不管路有多漫长、有多艰辛,她都会“笑对人

生”。她是该笑,因为她为自己“调”出了一派光明。

2、付红英——合唱指挥

付红英,女,汉族,1958年生,肢体残疾,*党员,天津市南开区

人。天津市残联文体中心声乐指导兼合唱指挥,系天津市音乐家协会

会员。87年进入天津市残疾人艺术团,9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音乐

专业本科。近20年的残疾人文化工作,组织残疾人才艺、合唱、棋类、

书画等活动,参与组织了大量的文艺演出和比赛。2005年她所指挥的

无伴奏合唱《八竣赞》荣获全国金奖,同年12月,率团参加中国残疾

人艺术团成立18周年庆典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就职天津残联文体中心、负责声乐指导兼合唱指挥的付红英,算

不上漂亮,且身有残疾,但她拥有一颗最美的心。她常穿梭于健全人

之间,与他们一样工作一样劳动,不需要任何的特殊照顾。20多年来,

她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都挥洒给了残疾人音乐事业这块沃土,用汗水

和心力昭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贡献。

1958年,付红英出生在天津,不久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凭借毅

力奋发学习,考取天津师范学院音乐专业本科,大学毕业后却被分配

到一家服装厂做检验工人。

1987年天津市残疾人艺术团招收演员,她报了名,被招入团,才

开始实现自己的艺术梦。付红英说,作为一名残疾人,能够从事残疾

人的事业是幸运的。她既是演员又是组织者,多年来工作中,无论是

主角还是配角,幕后还是台前,或是组织残疾人才艺、棋类、书画等

比赛和展览,她都恪尽职守;无论是排练指挥天津市残疾人合唱团、天

津市启明星合唱队到社会各界实行宣传演出,还是为合唱团建立章程

制度、完善组织机构等,她都出色地完成。05年组织的无伴奏合唱

《八竣赞》荣获全国金奖;同年12月率全团参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

18周年庆典活动,与北京、上海、青岛组成大型合唱团,演唱《蓝

色多瑙河》《我的梦》,受到*总书记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付红英的生命进程中,音乐是主旋律。她努力把学到的知识用

于实践,除了在合唱团辅导女低声部,还为职校学生上初级乐理课,

并定期到天津群艺馆实行合唱指挥培训。她献身音乐的路越做越宽广。

同时,她积极从事歌曲创作,寻求流畅、优美、质朴、典雅的旋律,

对每一个音符都要仔细斟酌,决不允许有任何的垃圾音符落在她的谱

面上。她创作的部分作品在天津音乐杂志上发表,反响良好。其中为

甲丁《黄河鱼娘》、车行《中不中》、鲍和平《中国大北方》等作品

的谱曲,均得到专家肯定。2004年付红英与她的先生刘志良共同创作

反映中国残疾人生活、工作、学习的音乐题材的大型音乐组歌《我们

同行》,向社会展示残疾人的艺术才华和精神风貌。她创作的《我喊

春天》等多首歌曲获奖。

“妈妈”是世界上最动听的称呼。因两次流产,人到中年的付红

英从未享受过为人母的快乐和幸福,但她的内心深处一直留有一块芳

草地,她相信会有一群“小天使”来填补这块空白。2006年为了让脑

-

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