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励志故事
-

2023年6月19日发(作者:会议翻译)
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励志故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只手的生活简直难以想象,但有些人仅用一只手也能创造更精
彩的人生。这里说的不是杨过,而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他叫扎克·霍斯金。这个17
岁少年,出生时没有左小臂,但他没有放弃篮球梦想,如今他能在美国中学联赛中砍下31
分。如今,他已经成了美国新一代的励志偶像,根据最新统计,在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
上,关于他打球的励志视频点击量超过326万人次。
天生没有左前臂,篮球、棒球、冲浪样样在行
身高超过1米8,长得白净帅气,如果忽视他肢体的残疾,家境不错的霍斯金绝对算
得上高富帅的代言人。然而,天生没有左手的他,曾让父母伤心欲绝。
“有时候,不是所有事情都会有原因。我们不得不接受它,这就是生活。”霍斯金的
父母鲍勃和斯蒂芬妮这样说,“对于自己的身体,他没得选择,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但
是他可以选择自己面对生活的方式。”
这种方式就是体育。很小的时候,霍斯金就对各种运动着迷:最早喜欢足球,后来还
迷上了棒球、篮球、冲浪……只要感兴趣的,霍斯金都会去尝试。“所有的运动都离不开
手。我知道自己的劣势,我只能多尝试几遍。别人用一次,我就两次三次,直到掌握了为
止。”霍斯金说。
还好上天是公平的,霍斯金虽然没有左手,但上天却给了他超乎常人的运动天赋。6
岁那年,在和小伙伴们玩游戏的时候,他的敏捷和迅速,让他从来没有被抓住过。11岁那
年,他已是校篮球队主力,曾在一场比赛中创造31分奇迹。
校队核心场均12分,他的比赛你会惊为天人
15岁时,他成为一名高中生,也正是这个平台,他慢慢成名。2021年的8月,霍斯
金进入佐治亚州米尔顿高中,他并不想被区别对待,索性用幽默和坦然面对别人的疑问。
“有成千上万次被问及我怎么没有手臂的问题,后来我索性很严肃地告诉他们:在我很小
的时候,我被鲨鱼袭击,手臂被咬掉了。”当看到同学一脸吃惊的表情,霍斯金会哈哈大
笑,再告诉他们真正的原因。
很快,霍斯金融入了大家庭。在球场上,他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并迅速成为学校的
明星球员。刚刚结束的这个赛季,他场均砍下12分,三分球命中率高达60%,而运球、做
假动作、上篮、投射,霍金斯都表现得不输场上其他球员,甚至成为校队中最好的两个球
员之一。
“他是卓越的,”米尔顿主帅范·基斯说。“他的比赛你会惊为天人,而当你知道他
克服了多大的困难后,会更加佩服他。这几乎是超现实的。”
当然,霍斯金的成功并不是偶然,队友菲尔顿就经常看到霍斯金在训练结束后单独加
练的场景:“他真的是一名伟大的球员,因为学校篮球馆会在固定时间熄灯,所以他经常
在黑暗里练习投篮,这也就不难理解他投篮为什么那么准了。”
真正让霍斯金成名的,是2021年11月16日和基督学院的比赛,他一人投进7个三
分球,帮助球队获得胜利。有人把他该场比赛的视频放上网站,霍斯金一夜蹿红。短短3
天,就有1万人收看这段视频,如今的点击量更是超过326万。
“我经常跟自己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实现梦想最重要的,是不要给自己找
借口。”霍斯金说。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
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
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
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
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
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
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
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
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
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
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
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
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
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
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
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
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
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
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
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
委会总部做客……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
逝世三百年。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著迷。他
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
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
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
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
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
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
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
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
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
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忙,连阅读也要别人替他把每页纸摊平在桌上,让
他驱动著轮椅逐页去看。
霍金一生贡献於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
《时间简史》及《黑洞与婴儿宇宙以及相关文章》。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
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
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
轻一代学习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