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
- 体育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推荐度:
- 相关推荐
-

2023年6月19日发(作者:面试常见问题及回答)
体育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
体育名人有很多励志的故事,阅读这些励志的故事可以给自己受
到一些启发。小编为大家力荐一些体育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希望你
会喜欢。
体育名人的成功故事篇1
2015年7月10日,中国耐力王陈盆滨完成了最后一个马拉松,
至此,100天100个马拉松的“百天百马”挑战壮举终于完成,陈盆
滨做到了。
一天一个马拉松,在常人看来几乎不可完成的比赛,他竟连续跑
了100天。从广东一路跑到北京,全程总计4219.54公里,7月10日
的北京五棵松站,37岁的陈盆滨完成了这项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顺
利抵达“百天百马”挑战的终点。
“百天百马”是指,在连续的一百天里,每天跑一个马拉松。是
的,你没有听错。
趁年轻,追逐另一种可能
陈盆滨出生在浙江台州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偶然参加乡里的俯卧
撑比赛,他一口气做了400多个赢得冠军,自此发现了自己的超群耐
力。从此,他开始参加各种极限赛事,并在家乡人的不解中一路“傻
跑”而一发不可收拾。他从浙江小渔村跑向了世界,去年他刚刚拿下
南极100公里极限马拉松冠军。
出生在浙江台州小渔村的陈盆滨,十几岁就与渔网为伴。曾以为
出海打渔就是唯一生活方式的他,偶然间接触了运动,让他爱上了运
动爱上了跑步。“百天百马”的挑战过程中,家乡台州,无疑是陈盆
滨百个马拉松最温馨的一站,因为有父母的陪伴。一路跑来,途中他
也曾有过两次身体虚脱的状况,经历了一些未知的艰难,但他最终又
一次站在了极限马拉松的终点。
一开始,陈盆滨的父亲很反对他比赛,现在他已经获得了父亲的
支持。20几岁开始跑步的陈盆滨,被人说成疯子,可是他觉得,一个
从没离开过海岛的渔民小子,用行动去跑,跑到了七大洲,乃至从广
州跑到了北京,连续跑了100个马拉松,这样的过程让陈盆滨看到了
世界之大。
“我不是阿甘,我是现实的陈盆滨。我身后有很多人,我在奔跑
的一路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我能看到太多人看不到的东西,这
就是我人生的财富。”陈盆滨说。
明星和粉丝参与“助跑”
一直“傻跑”的陈盆滨跑出了名,诸多明星和粉丝时常会参与陪
跑。2015年4月2日的广州,成为他“百天百马”的首站,篮球运动
员姚明和网球运动员郑洁也到场助跑。与此次极限跑拥有三十多人的
保障团队不同,来自浙江渔村的陈盆滨在过去五年独自挑战了七大洲
的马拉松极限赛。
陪跑现场,姚明说对他说,战士带着战胜的消息跑回了希腊,从
此诞生了马拉松,所以我希望你带着这样的消息,一直跑到北京。陈
盆滨听说姚明现在游泳比较多,他们一起跑时,觉得姚明好久没跑了,
跑得非常非常重,他想以后有机会,可以教姚明跑步。跑了这些路,
陈盆滨有了这样的底气。
到了五六七月份,天气越来越热,闷热而阴晴不定的天气,以及
一路的车流和红绿灯,给陈盆滨带来未曾经历的挑战。一路上他的陪
跑嘉宾不光有体育名将、影视明星,也有很多自发前来陪跑的跑步爱
好者,4000多公里的路程也成了他的跑步课堂。
“百天百马”的第十九天,在厦门,拳击手邹市明也来为陈盆滨
加油助威,并以此呼吁大家“坚持跑步坚持健康坚持运动”。陪跑嘉
宾多了,他也看出了门道。“这么多陪跑嘉宾,只有几个有专业的姿
势,要么就是外八,要么就是大腿很用力,姿势很怪异,跑起来很
累。”
他觉得,有些陪跑嘉宾太慢了,“想睡觉的时候都有”。看似轻
松的陪跑,对陈盆滨来说却是门苦差事。而近几年国内迅速兴起的跑
步热,对于一直在国外参赛的陈盆滨来说,远远超乎其想象。在他的
第34站温州,早早就有20多位长跑爱好者在起点等候,而一路加入
的助跑粉丝越来越多,有人甚至在车来车往中拍照留念,陈盆滨只好
加快速度让助跑粉丝们知难而退。而这次无奈之举,也让陈盆滨用3
小时18分多跑出了“百天百马”马拉松的最好成绩。
陪跑,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运动的倡议,而非专业人士有时
很难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陈盆滨认为,一路沿着不封道的国道和
省道,陪跑者多了就会非常危险,所以很多人陪跑的时候,陈盆滨会
加速,希望把他们甩掉。
专业的陈盆滨也给喜欢热爱跑步的人提出了建议。他觉得,马拉
松这几年可以说以井喷方式的目标在增长,跑步的确会改变一个人的
体质,但是最好还是以科学的角度去跑。“一个想跑全马的人,特别
是坐办公室的人,最好有两三年的准备再去参加全马。”
他说:“很多人说我是疯子,其实我就是固执,我喜欢跑步。”
只有经历了长途奔跑,到达终点那一刻的陈盆滨,才能够感受到终点
带给他的快乐体验。短暂休整之后,陈盆滨将在8月前往印度,参加
喜马拉雅高海拔极限马拉松赛。或许,对于陈盆滨来说,奔跑在路上,
便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点评陈盆滨100天100个马拉松:
陈盆滨从4月一直跑到了7月,一百天终于跑完了这一百个马拉
松。鼓掌的同时也该明白,这可是专业人士在相当专业的保障下完成
的故事,并非普通人都能够做到。目前,爱跑步的人是越来越多,但
真不必去拿马拉松来要求自己。我们跑步本来是为了自由与健康,生
活中功利的目标已经足够多了,干吗要再加上一个?想跑就跑,不为终
点,只为美好的过程与心灵、身体的自由,这才最好。
体育名人的成功故事篇2
从伤口长出翅膀
——“篮球女孩”钱红艳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在2014年云南省第十届残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一个冠
军女孩的名字被人们记住,她是长在篮球上的女孩,曾经篮球就是她
的双脚。现在,在泳池里,她的双手犹如天使的翅膀,让她有了一片
自己的天空。曾经,世界让她遍体鳞伤,现在,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某种意义上,这个19岁的女孩已经成了社会正能量的代名词,人们透
过她看到的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从而获得面对困难的勇气。
她叫钱红艳,被人们称为“篮球女孩”。2000年10月的一场交
通事故,导致她骨盆以下完全截肢,成为残疾孩子。爷爷将旧篮球剪
开一圈,套在她身体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
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因
此大家都叫她“篮球女孩”。
命运让她失去了双腿,却不能剥夺她美丽的笑容。小时候篮球里
的她依旧可以玩耍、嬉笑。
“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只觉得我的两只脚冷冰冰的。我叫妈妈给
我穿上鞋子,妈妈什么也不说,泪水滴到了我的脸上。原来,我今生
今世再也不用穿袜子、穿鞋子,甚至连裤子也不用穿了。我走路的鞋
子是一个篮球。到今天为止,我已经磨破了六个篮球了”。这是2003
年某交通安全宣传片中钱红艳的自述。
微笑背后她也有着一个最迫切也最平凡的梦想——行走。2005年,
9岁的钱红艳向往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自由地行走、玩闹。
她渴望着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生活,除了行走,还有读书。父亲
钱礼明说第一天送她到学校,很多同学把她围得满满的,她妈妈问你
怕不怕?“不怕,我就是要读书!”。
2007年5月,钱红艳在看到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比赛后,经过一
番考虑,决定加入于当年8月29日成立的中国首家残疾人游泳俱乐部
——“云之南”青少年游泳俱乐部,成了俱乐部的首批队员,由培养
过多名残疾人游泳世界冠军的国家队著名教练张鸿鹄亲自指导。2005
年有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了她的手,曾这样描述:“那确实不像一个九
岁女孩的手,关节突出,手指也出奇的长”。
刚开始,张教练并没有太多关注她,“红艳在残疾等级中属于S6
级,她的高位截肢,在国外都很少见,而且她的父母都不高”,教练
介绍,“但她很有游泳天赋,浮力非常好,臂力很大,再加上不错的
耐力、爆发力、柔韧力和协调力,经过系统训练的钱红艳,已经熟练
掌握了多种游泳姿势”。
“最令人担心的是没有腿,这好比一艘船没有舵,在水中没有方
向感,容易横向摆动,影响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教练专门
为她制定了一套训练方案,加强技术的连贯性和保持双肩的平衡。红
艳就这样认认真真地做仰卧起坐、哑铃、臂力拉伸等一系列动作。
话不多的钱红艳还有一个或许并不遥远的奥运梦想。 “我很希望
有一天能参加奥运会,像前辈们一样站在冠军领奖台上”。
如今钱红艳健壮的双臂十分有力,脸上不时露出可爱的笑容。她
和队友们每天都要接受不少于4个小时的专业游泳训练。
在2009年云南省第九届残运会上夺得3枚金牌,在同一年的全国
残疾人(18岁以下)游泳锦标赛中夺得1金2银。
2014年9月1日,钱红艳在云南省第十届残运会女子100米蛙泳
比赛中,以1:56.96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她第三次站上最高领奖台。
她的家庭条件比较贫困,住了多年的土坯房潮湿阴暗,家里一亩
水田一亩桑田,大字不识的妈妈独自带着两个弟弟种桑养蚕,每年收
入不过五六千元,爸爸在贵州打工每年带回家的工资也就两三千元。
弟弟们要上学,家里各项开销让钱红艳有了照顾家的心愿,她希望将
来能有份合适的工作,分担家庭负担。图为钱红艳和妈妈周焕萍一起
喂蚕,看上去和正常人没有区别。
2013年,从1.27米到1.64米,钱红艳长高了。这是她第一次以
1.64米的身高迎接新生活。陪伴在身边的是母亲,是家人。
她残缺的肢体像一道刺目的电光,让人不忍多看一眼;但她的故事
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
当她张开双臂在水中遨游时,她就是最美丽的天使。
体育名人的成功故事篇3
2015年的最后一天,在西甲第17轮巴列卡诺坐镇主场迎战马德
里竞技的比赛中,张呈栋在第81分钟替补登场,成为了首位在西甲比
赛中登场亮相的中国球员。虽然这场值得铭记的比赛巴列卡诺最终以
0-2告负,但在2016年1月7日西班牙国王杯1/8决赛首回合中,张
呈栋表现抢眼,不仅帮助球队取得关键进球,还硬抗死守托雷斯、多
次精彩解围,可谓是复仇马竞。张呈栋虽然无缘国王杯第二回合比赛
大名单,但他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为自己、为中国取得了许多进步,
张呈栋已经成为中国留洋球员新的旗帜。
整理了一下张呈栋在西甲的经历,看看这位留洋中国球员的故事:
一步一脚印,半年时间填补中国足坛多项空白
2015年7月,在钱宝网的成功运作下,张呈栋正式加盟西甲“小
巴萨”巴列卡诺,张呈栋成为中国登陆西甲第一人;2015年12月3日,
在国王杯1/16巴列卡诺对战赫塔菲的比赛中,张呈栋首发出战,成为
第一位代表西甲球队出战正式比赛的中国人、第一位参加国王杯比赛
的中国人;2015年12月31日,西甲第17轮巴列卡诺对阵马竞,张呈
栋第81分钟替补登场完成西甲首秀,成为第一位在西甲比赛中登场亮
相的中国球员,亦结束了长达1713天中国球员没有在五大联赛中出场
纪录的尴尬历史。
从中国登陆西甲第一人到中国西甲联赛登场第一人,在字面上看
似乎变化不大,但是事实上,这其中的意义却大不一样,张呈栋也为
此付出了许多。近年来中国球员在海外的表现持续走低,2011年4月
23日蒿俊闵在代表沙尔克04打了最后一场比赛后,中国球员则绝迹
欧洲五大联赛,再没有中国球员进入到欧洲顶级联赛中。
此外,很大一部分留洋球员实际上很难获得正式的出场机会,最
终草草结束合约无功而返,因此对嘟嘟签约巴列卡诺、登陆西甲,一
些人并不看好,认为不过是赞助商的一次简单炒作罢了。但是在嘟嘟
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信念坚守下,在钱宝网一如既往的声援和钱宝网在
西班牙的顾问团队支持下,张呈栋做到了突破渴望、创造历史,“功
夫不负有心人”说的就是他。
以实力赢得多方认可,真正的英雄并不孤独
2015年9月21日西甲联赛第四轮,巴列卡诺客场挑战拉斯帕尔
马斯,张呈栋首次进入比赛大名单,那个夜晚,让无数中国球迷振奋,
让无数国人翘首企盼。在其后的几轮比赛中,张呈栋又连续入选大名
单,却始终没能上场。然而即使如此,张呈栋“英雄之路”的坚守也
并不孤独,在国内一直支持着嘟嘟的球迷朋友、媒体朋友们,以及一
直坚信、力挺嘟嘟的钱宝网,依旧为嘟嘟加油喝彩,关注他的每一次
进步,期待他的每一次亮相。
然而作为一名真正的英雄,更重要的是去征服更多的人。巴列卡
诺主帅帕科•赫梅斯在刚签下张呈栋时,曾直言不讳地宣称“不喜欢这
笔签约”,但是嘟嘟的刻苦训练、一丝不苟和勇于表现的态度和精神,
让这位极具个性的主帅也被慢慢征服,帕科•赫梅斯曾在赛后表示:
“张呈栋的表现让我感到吃惊,他在本场比赛中表现很出色。”他认
为这位亚洲球员的表现几近完美,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
而更多的主流西媒也开始给予张呈栋极高的关注度,《马卡报》、
《阿斯报》、《世界体育报》纷纷报道张呈栋在比赛中的突出表现,
这甚至使得张呈栋拥有了不少外国球迷,在国王杯巴列卡诺对阵赫塔
菲的比赛中,张呈栋用自己的精彩表现,至少赢得了4次巴列卡斯主
场球迷的热烈掌声。
而对于张呈栋本身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留洋,2009年他曾签
约葡乙球队马拉夫,并成为首位在葡超联赛中亮相的中国球员,而此
番留洋西甲可以说一直也是张呈栋的梦想。相比于另外一些留洋的中
国球员来说,张呈栋在语言、生活以及身体素质上来说,可能更具优
势,而巴列卡诺作为一支西甲中流队伍,也将给张呈栋的出场提供更
多可能。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张呈栋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为自
己、为中国取得了许多进步,张呈栋已经成为中国留洋球员新的旗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