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篇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 四篇残疾人的励志故事推荐度:
- 相关推荐
-

2023年6月20日发(作者:一分钟做贺卡)
精心整理
四篇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凡是能排除所有障碍的人,常常会屡建奇功。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当
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力。
把爱写在左手
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他打篮
球的方式很奇特,总是用左手运球,居然能用单手在人群阻挡中准确地投篮。其实,
他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卖弄球技,而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这只神奇的左手居
然能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钢琴上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他的言语总是那样的亲
切。他工作努力,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融洽,与客户的交流愉悦。常常得到老总的嘉
奖见过许多因为身体残疾心理也一同残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直到有
一天,见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热情,请我们留下吃饭。
他们一家人都很热情,谈起他的时候,言语之中总透露着无尽的温情爱意与骄
傲、自豪。
精心整理
聊了半个钟头之后,晚餐准备好了,大家就围坐在桌前,品尝起他母亲做的美
味佳肴,我也成了左撇子
那一刻,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
样真挚而细致的爱。一家人为了给自己残疾的只有一只左手的亲人一个平和而正常
的环境,一齐改掉自己坚持了几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习惯。
成长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时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片菜叶时,
他的家人也正同样笨拙地、用左手反复练习那个动作,直至成为习惯。而这样的习
惯与爱伴随着他,与他一起成长。为了让他健康乐观地生活,他们把所有的爱,全
部写在了左手上。
手指创造的奇迹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
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
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2/8
精心整理
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
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无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
开始施工建造他们的大桥。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
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
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
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闪念想出一种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密码。
他惟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
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
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
最终落成。
暗黑中捕捉闪亮音符
高志鹏,男,汉族,1974年生,视力残疾,山西省吕梁人,现为太原市盲童学校音
乐教师。6岁时因手术失败导致双眼失明,13岁随民间学艺,18岁成为太原市盲童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3/8
精心整理
学校插班生,28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他集写词、作曲、演唱、演奏于一身,至今
已创作数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近百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高志鹏出生在吕梁山区兴县,6岁时因手术失败双目失明。8岁那年,他让妹妹
拉着他的手到学校门外听课,被老师发现,让爸爸把他领回了家。爸爸摸着他的头
说: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样,爸爸教你拉二胡吧!从那天开始,他踏上了音乐旅途,
在自己心灵的舞台上演绎起不灭的火焰和无尽的执着。高志鹏11岁时,二胡水平就
已超过了父亲,当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后,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盲人音乐家。他摸
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他跟着鼓乐班的师傅们沿九
曲黄河一路苦学,学会了各种民间小调、晋剧曲牌,学会了唢呐、笙、箫、笛子等
鼓乐班的全套乐器。15岁那年,父亲为他买了8件乐器,让他组建了自己的鼓乐班。
从此,这位少年盲班主带着一伙明眼人,开始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的农村闯荡。几
年下来,他挣下的钱,不但贴补家用,建了新窑洞,而且还为两个哥哥娶了媳妇,
供妹妹读完了初中。在外闯荡的高志鹏第一次听说在太原有一所盲校,他心中又开
启了一扇窗户,独自一人去太原市盲校求学。在省残联领导的帮助下,他成为太原
市盲童学校的一名大龄插班生。
在盲校学习的两年间,每到星期天,志鹏便抱着吉他、二胡到街头卖唱,挣学
费和生活费;上课时间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于学习和创作中。1994年,他创作的
歌曲《心声》,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升华奖新歌征集中,荣获词曲创作一等奖;歌曲
《满天繁星属于你》,在全国第二届盲聋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及创作奖。
当中残联主席邓朴方把奖杯送到他的手中时,他感到茫茫黑夜中有了繁星般的点点
希望。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4/8
精心整理
盲校毕业他留校工作,2000年在中残联的关怀下,他成为中国戏曲学院首位盲
人进修大学生。在正规化、高节奏的教学环境中,为了赶上学习的进度,他几乎每
晚都守在琴房,根据盲文和课堂的录音资料一点一点地摸索着指法。进修是拿不到
学历的,2002年高志鹏便参加了成人高考并成为中国戏曲学院一名正规大学生。经
过顽强拼搏,高志鹏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他创作的歌曲《走出圪梁梁》、二胡
曲《黄土情怀》,还分别荣获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艺术大赛金奖、银奖。更令同学们啧
啧称奇的是,他利用业余时间,拜北京盲校李红伟为师,靠着用手摸,竟然用半年
时间学会了一般得用三年时间才能掌握的钢琴调律技能!
如今,高志鹏的心中有了一个神州万里行的计划。他准备用两年时间,走访全
国百所高校,为高校师生免费演奏自己的音乐作品,分享他捕捉到的照亮人生的音
符。
残疾人自强创业明星李金其的故事
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在我看来,不逃避现实,勇于承担责任,人人都可
以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40岁的东北汉子李金其,用艰难创业的奋斗过程诠释着自
己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5/8
精心整理
幼年的李金其饱尝苦难。3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小儿麻痹症使他几乎完全瘫痪,不断
挑战身体极限的治疗与锻炼,让他再次站了起来,但右腿仍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学
校里同龄人的嘲弄与冷落,一度使年幼的李金其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我甚至不敢
与健全人的眼光对视,连上下学都专挑人少的小路走。
中学班主任一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李金其紧闭的心门,
使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如今管理
着数家企业的李金其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生。
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到处都是暗流险滩,但我从不畏惧困难,因为每个困难都
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谈到创业历程,李金其语气中多了几分坚定。1997年,他所在
的国有化工厂倒闭,而立之年的李金其下岗了。肩负着家庭生活压力的他没有自怨
自艾,自筹资金创立了黑龙江鑫盛化工有限公司,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根据对化工行业的了解,李金其将企业生产方向锁定在聚氨酯材料上。这种材料具
有绝热保温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新型建筑及热力管线等领域。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6/8
精心整理
创业之初,李金其对聚氨酯的生产工艺并没有完全掌握。为了解决技术难题,他拖
着病腿四处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为了测试产品耐寒性,他严冬时节带队北上黑河、
海拉尔、根河等地,在冰天雪地中做试验,一呆就是几个月。
通过对野外试验数据的分析,李金其掌握了聚氨酯低温发泡的属性,使得聚氨酯的
应用领域得以扩宽。这一发现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企业也逐渐获得回报。目
前,李金其在哈尔滨、上海、佳木斯等地经营着几家大型化工企业,最早创立的鑫
盛化工从年产值几百万元发展到年产值几千万元。
李金其成功了。但常常忘了自己是个残疾人的李金其,从没有忘记关心身边的残疾
人朋友,他将帮助他们走上独立自强道路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在佳木斯的贫困地区捐建小学,为宁夏农村的一户残疾人家庭翻盖新房并送去彩
电和冰箱,资助许多残疾人大学生完成学业。从2003年起,他每年为30多位贫困
残疾人订阅报刊。10年来,他逢年过节都去看望邻居贫困老人,为他们购买年货。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7/8
精心整理
2007年底,李金其被评为全国首届肢残人自强创业之星。
我从不认为自己肢体残疾就可以回避责任,恰恰相反,自己的生命若对更多的生命
担负起责任,这样的生命才是充实而美丽的。李金其说。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