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说课稿

时间:2023-06-19admin心灵驿站

-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说课稿
2023年6月19日发(作者:张震寰)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说课稿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段。

能力目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

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范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天的虎门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读好词语,理解词语,体会那一天的热闹、场面的

隆重,景色的壮丽。

4小结段意:第二自然段向我们描写了183963日的虎门不寻常的场

面,暗示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即将发生。接下来,我们该怎么来读好第二自然段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投影图片,导读第一、二句

2工人们是怎样销烟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画出描写销烟过

程的语句

3、学生自读自划。

(1)(指读)

(2)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

撒下了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

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3)销烟分几步完成?哪三步?

4、请大家看看图画,再读读这句话,想想这些民工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做

这些动作的呢?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

1、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在观看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

2你能想象当时的场面是怎样的呢?在旁边观看的外国商人目睹了这个壮观

的销烟场面,他们又会有什么感想呢?

3是啊!这些鸦片商都是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不择手段的侵略者。他们打着

平等经商的旗号,把无数的鸦片运到中国,牟取暴利,他们想让我们中国人成为

他们的奴仆和挣钱的机器。林则徐邀请他们来观看这次销烟,就是为了打击他们

的嚣张气焰,就是向他们发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

4、看录象。

五、拓展说话,加深理解

1、现在,当我们看完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面对着端坐在我们面前的这

位伟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呢?

2、讲述历史意义。

六、作业

1、找一些讲述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来读一读,了解虎门销烟这伟大历史事件

的前因后果,以及与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如鸦片战争等;认识林则徐,并对他及

虎门销烟这一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

2、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虎门销烟(193963)

值得纪念震惊中外伟大壮举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说课稿

一、说教材

*的关键词是“虎门销烟”记叙了1839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

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

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文共6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第一

自然段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第五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销烟场面;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了

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全文结构严谨,首尾照应,记叙清楚有序。课文的重点是

销烟的经过。在叙事的过程中,还不惜笔墨地描述了老百姓对这件事地强烈反响,

侧面反映了虎门销烟是顺乎民意地正义之举,是显示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爱国行

动。

二、说学生

这篇课文历史年代久远,学生对这段历史比较陌生,对林则徐不了解,对鸦

片的危害不了解。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那段历史,了解当年以及现在鸦片

给中国人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认识虎门销烟地伟大意义,

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课前可以安排学生预习

课文,上网搜集资料,了解虎门的地理位置,了解鸦片的危害,了解林则徐其人

和他的英雄事迹。

三、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销烟的的方法、顺序。

3.感受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并通过朗读来表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抗拒毒品的意识。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群情激奋、大快人心的壮观场面及销烟过程。

2.明白: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五、说教法、学法

1.运用勾画法找文中重点动词。

2.观看图片,体会鸦片对中国的危害。

3.感情朗读体会销烟经过的壮观,体会徐悲鸿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

4.利用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这一写作方法,进行实践学习。

六、说过程

()了解鸦片、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由于事件离学生年代久远,出示图片,进行解说,创设情境,可

以了解此次销烟的背景和必要性。让学生知道:中国人当时在受欺侮。

()精读课文,理解场面壮观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精读课文,理解场面壮观、事件重大。

1.(出示图片,说图找相关段落)品读第2自然段,在明白的地方做批注,

明白的地方打问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会学习,重在掌握学习方法。

2.交流:(壮观、隆重)

为什么今天在人们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美呢?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赶来观看?(关心此事、禁烟愿望强烈)

为什么还要邀请外国商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打击贩卖鸦片的不法商人,就是要让外国侵略者看

见自己的鸦片一点点销毁而心痛!维护中国人的尊严,告诉他们,中国人是不可

欺侮的……

3.林则徐是怎么销烟的呢?

(1) (出示图,说图)在课文中画出销毁鸦片经过的动词,文中用什么词表示

这三步的先后顺序的?(感知销烟的顺序并复述)

(2)(以读代讲)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的反应如何呢?

(3)了解“销毁鸦片的时间之长、数量之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销烟的顺序并复述经过,达到复述课文的要求。

4.学习第6自然段。

看到此情此景的外国商人还敢向我们中国倾销鸦片吗?

指导朗读,体会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

此时,你想对林则徐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销烟的伟大意义,进行说话训练。

()延伸:出示宣传画图片,认识毒品的可怕。

设计意图:进行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教育。

()《虎门销烟》这个伟大壮举,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徐悲鸿励志学画》也向外国人证明了:中国人是有能力的,是不可欺侮的!

大家带着问题自读《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起因)

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经过)

徐悲鸿励志学画结果怎样?(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自学,真正明白:中国

人是有能力的,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作为祖国未来的你们,面对徐悲鸿,你们会说些什么?

()总结:《虎门销烟》《徐悲鸿励志学画》得出历史教训:落后就会挨打!

学生谈话,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情感,进行爱国教育。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说课稿